第 7 條
管理機關設置國有財產資料卡 (以下簡稱財產卡) 以一物一卡為原則;動 產種類型式相同而數量眾多者,得設集體卡。管理機關並得視事實需要依 財產種類設撮總卡,依各使用單位設分戶卡,使用單位設保管卡。
第 9 條
財產卡財產價值之登記,除事業用財產依公有營業會計制度辦理外,依左
列規定計價:
一、不動產:
(一) 土地之價格,依當地直轄市、縣 (市) 政府當期公告地價;未登記
地比照鄰地地價等級計價,俟登記後按當期公告地價換算新產價。
公用土地、公共設施土地,凡未經當地直轄市、縣 (市) 政府評定
地價者,暫以每筆土地通用貨幣一元列帳,俟財產處分或市縣政府
調整地目時再行調整。但土地係購入者,依其購入價格。
(二) 房屋建築及設備,應登記其建築費或原價;但建築費或原價無法查
明者由管理機關估定之。
二、動產應登記其原價,但原價無法查明者由管理機關估定之。
三、有價證券按每股票面金額;因出資所得之權利,按其出資金額;有價
證券中之實物債券,按其收受時之折價計算。
四、權利按取得時之價格;但取得時無價格者由管理機關估定之。第 12 條
管理機關依國有財產法初次編造財產會計報告時,除依規定編造財產目錄 外,其屬於不動產部份應加造國有土地明細冊及 (或) 國有房屋建築及設 備明細清冊 (如附件三) 各二份;一份留存,一份送主計單位附入會計報 告轉送財政部國有財產局備查。
第 13 條
管理機關為辦理國有財產產籍登記,依照事務管理手冊有關規定備置左列 登記憑證,並辦理財產異動通知。 一、財產增加單。 二、財產移動單。 三、財產保養單。 四、財產減損單。 國有財產異動登記之增減事由用語依附件四辦理。
第 14 條
管理機關為辦理國有財產產籍登記,應斟酌需要,備置左列各種財產卡:
一、財產帳
財產明細分類帳依照「普通公務單位會計制度之一致規定」所規定表式 (
作業用於帳式餘額之後加印「備抵折舊」「財產淨值」兩欄,「備抵折舊
」之下設「本期數」及「累計數」,帳頁並註明「作業用」字樣。) 由各
機關財產經管單位設置之。按「財物分類標準」之規定登帳。
二、財產卡
(一) 甲式財產卡
為財產明細記錄卡,依一物設立一卡。但各種類相同而數量繁多之
財產,得斟酌實際情形,採用集體卡登記。各事業機關特殊設備,
得自行訂製財產卡格式應用。
(二) 乙式財產式
為甲式財產卡分類撮總卡,其總數量、總價值應與主計單位各類財
產科目、數量、價值之列數相符合。機關業務較簡而財產較少者得
以明細分類帳代替乙式財產卡。事業機關業務較繁而財產繁多者,
得按財務分類標準類項目節各級,斟酌設置撮總卡。
(三) 丙式財產卡
為經管或使用部門所領用之財產,按經管或使用部門區分設卡。
(四) 丁式財產卡
為經管或使用部門本身所保管之財產記錄卡。
(五) 各式財產卡之標準格式及登記說明如附件二。
財產卡之內容,應記載左列各主要事項。但得依財產卡區別及其財
產性質,省略其記載。
1 財產編號。
2 種類。
3 名稱。
4 型式。
5 品質。
6 來源。
7 所在地。
8 單位。
9 數量。
10 價值。
11 耐用年限。
12 折舊。
13 財產增減異動年月日及事由。
14 其他必要事項。
15 財產卡登記之動產屬外國製造者,其名稱應加註原文及廠牌。第 25 條
國有財產因故滅失、毀損、拆卸或改裝,應由財產經管或使用部門依財產 報廢程序填製「財產毀損報廢單」一式三份, (如附件一) 一份留存,二 份報審計部審核,俟審計部核准報廢發回一份後,據以填製財產減損單, 依規定程序登入帳卡,註銷產籍。報廢財產之價值在一定金額以內,由機 關首長核定或報上級機關核定者,依據核定公文書填製財產減損單。
第 26 條
國有財產經上級核准撥給其他機關,財產經管或使用部門應填製「財產撥 出報告單」一式三份 (如附件一) ,一份留存,二份送交撥入機關會同簽 署後,由撥入機關留存一份,據以填製財產增加單,一份退還撥出機關據 以填製財產減損單,依規定程序登入帳卡,註銷產籍。
第 27 條
註銷產籍登記要領如下:
一、根據財產減損單將單號及減損事由文號登入財產卡減損記錄欄。
二、在該卡正面中間加蓋「註銷」戳記,另櫃保管。如該財產係登記集體
卡者,在集體卡該項財產登記欄之末後加蓋「註銷」小戳。第 28 條
管理機關參照過去三年財產增減情形,預計本年度需要增減數量與價值, 編造年度國有財產異動計畫三份 (如附件三) ,一份留存,二份報由主管 機關核轉財政部審查;其所需增加之財產,應依據奉准支出預算數列入財 產異動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