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條
本法所定中央主管機關之主管事項如下: 一、國家環境教育綱領與國家環境教育行動方案之擬訂、訂定及變更。 二、全國性環境教育法規之訂定、研議及釋示。 三、全國性環境教育政策、方案與計畫之規劃、訂定、督導及執行。 四、全國性環境教育基金之管理及運用、直轄市、縣(市)環境教育基金管理及運用之督導。 五、全國性環境教育之宣導、推動、輔導、獎勵及評鑑。 六、環境講習之規劃及執行、處分執行之督導。 七、國際合作交流及全國性環境教育之研究發展。 八、環境教育人員、環境教育機構與環境教育設施、場所之訓練、認證、管理及執行。 九、全國性環境教育之調查、資料統計及執行成果報告之製作。 十、全國性或直轄市、縣(市)間環境教育之協調、合作及執行。 十一、直轄市、縣(市)環境教育業務之督導。 十二、其他有關全國性環境教育事項。
第 3 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之主管事項如下: 一、直轄市、縣(市)環境教育行動方案之訂定及變更。 二、直轄市、縣(市)環境教育計畫之規劃、訂定及執行。 三、直轄市、縣(市)環境教育自治法規之訂定、研議、釋示及執行。 四、直轄市、縣(市)環境教育基金之管理及運用。 五、直轄市、縣(市)環境教育之宣導、推動、輔導、獎勵及評鑑。 六、直轄市、縣(市)轄區內違反環境教育法案件之稽查及處分。 七、直轄市、縣(市)環境講習之規劃及執行。 八、直轄市、縣(市)環境教育之研究發展、訓練及管理。 九、直轄市、縣(市)環境教育之調查、資料統計及執行成果報告之製作。 十、其他有關直轄市、縣(市)環境教育事項。
第 5 條
本法第六條第一項及第七條第一項所定環境教育行動方案之內容如下: 一、宗旨及目標。 二、現況、議題及挑戰。 三、行動策略。 四、工作項目、期程、經費及實施方式。 五、主、協辦機關。 六、預期效益。 七、評量基準及追蹤考核。 前項方案之工作項目,應包含本法第九條各款所列事項。 訂定或變更第一項環境教育行動方案之公開徵求意見程序,準用前條之規定。
第 6 條
本法第六條第二項及第七條第二項所定執行成果報告之內容如下: 一、年度工作項目摘要。 二、執行現況及績效。 三、分析檢討。 四、未來策進事項。 前項執行成果報告應於每年六月三十日以前,公開於各級主管機關之網站。
第 7 條
本法第八條第二項第三款、第三項及第二十三條所定環境保護法律如下: 一、環境教育法。 二、環境影響評估法。 三、空氣污染防制法。 四、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 五、噪音管制法。 六、水污染防治法。 七、廢棄物清理法。 八、資源回收再利用法。 九、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 十、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十一、飲用水管理條例。 十二、環境用藥管理法。 十三、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
第 8 條
本法第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所定環境保護基金如下: 一、資源回收管理基金之非營業基金。 二、一般廢棄物清除處理基金。 三、空氣污染防制基金。 四、水污染防治基金。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 六、溫室氣體管理基金。